京城4款“尷尬酒”,輝煌時走進家家戶戶,落寞時在貨架積灰
皇城腳下3分貴,北京一直是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一座被歷史撐起的城市,出色的建筑,出名的歷史景點比比皆是。
說起北京,很多人第一想起的永遠是故宮,長城,這些也是很多老一輩人一生都向往的地方。
濃厚的歷史必然伴隨著悠久的酒文化,但是說起白酒的名字,除了紅星二鍋頭之外,我們就很難說起其他酒的名字,有人會問難道北京只有紅星二鍋頭嗎?
其實這是有原因的,北京可謂是寸土寸金,要蓋一個酒廠實在是成本高得離譜。
但是北京并不缺少好酒,而且北京也是一個盛產白酒的地域。
老一輩北京人喝酒也是非常具有特點的,不同于南方人,北京人喝酒最喜歡的還是味濃,一瓶白干燒酒,就是老北京人俗稱的“燒刀子”,而北京的酒館也是十分講究的,按規模來說,大體可以分為大酒館,中型酒館,小酒館,酒攤等。
其中最具北京特色的當然是北京四九路的“大酒缸”,這種酒館可謂來源悠久,清代初期此類酒館就在北京盛行,鋪面一般都不大,兩三間左右,擺上個七八桌,但是這些桌子是很有特點的都是埋在地下的大酒缸,周圍放上幾個板凳,就是飲酒用的桌子了,大家圍缸而做,盡發酒興,這類酒館的賣酒方式也與眾不同,都是論“個”賣,一個就是一杯,一杯就是2兩,喝完一個再來一個,好不愜意。
雖然現在北京已經沒有這樣的老式酒館,早在80年代末,北京老胡同那種淳樸的酒文化也消失殆盡了,如果要回憶當年那種樸實的老酒館,只能看看老舍先生的作品了。
雖然酒館不見了,但是酒館中的一些酒卻保留了下來,但是因為年代久遠,如今已經成為了北京當地的“可憐酒”,這4款酒輝煌的時候也是風靡全北京,如今只能在貨架上積灰,實在是可惜,不妨一看。
皇家御酒—菊花白
曾經清王朝貴族用酒,歷史相當的悠久。
這款酒融合多種中草藥,這可能也代表了北京人“大氣”的特點,口感與眾不同。
這款酒因其全手工制作,所以年產量是比較大。
如今菊花白的年產量一年不過百噸,所以也比較難買。
入口的話以菊花味為主,整體口感清涼可口,尾段有淡淡的藥香味。
不過一直以北京上流酒自稱。但是這款酒的評價兩極分化,好的人說好,覺得不好的人碰都不碰。
北京茅臺—通州老窖
讓人意難平的一款白酒,據說喝上一口能記一年。
現在這款酒更是一瓶難求,很多人買了,根本都舍不得喝,據說通州老窖的收藏價值遠遠高于飲用價值。
北京唯一一款“濃頭醬尾”的白酒,可能這也是通州老窖在北京極受歡迎的原因。
入口酒香醇正,香味濃厚,回味悠長,當時通州老窖價格也不貴,可惜現在很難買到了,實在是可惜。
北京百姓酒—十三陵二鍋頭
一毛三的白酒,多買還送,真正意義上的平民酒,采用傳統北京二鍋頭工藝。
據老一輩北京人說這款白酒喝起來毫無異味,最神奇的點就是,雖然度數高達65度,但是并不烈。
原料只有高粱,入口口感協調,無任何雜味,現在北京胡同兒喝這款酒的人還是比較多的。
京酒貴族—醉流霞酒
大興酒廠出品,說起這款酒勾起了不少人的回憶。
當時這款酒在北京當地價格是比較偏高的,一些當時北京的有錢人,家里估計都有這款酒。
現在這款酒并沒有絕跡,不少北京人對這款酒依然有著濃厚的情懷。
曾經連白牛二都望塵莫及。
口感上糧食香味豐富,整體感覺醇厚。
這4款白酒都是曾經在北京風靡一時的白酒,但是地位相同,加上北京酒廠的產量有限,如今處境落寞。
但是如今白酒市場百花齊放,這些老酒實難生存。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