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出酒精飲料了!「硬蘇打」真的低卡
· 什么是食用酒精 ·
跟以合成為主的工業酒精不一樣,食用酒精實際上是釀造出來的。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用酒精》(-2016),食用酒精,就是以谷物、薯類、糖蜜或其他可食用農作物為主要原料,經發酵、蒸餾精制而成的,供食品工業使用的含水酒精。
簡單來說就是用一些相對便宜的食品原料釀造成酒,再用蒸餾把其中的酒精給提取出來,其他部分不要了。最后的成品酒精度在95%以上。
工業酒精里含有甲醇,要是被拿來飲用的話是會中毒的,可致失明或者死亡。
食用酒精標準更嚴格,不含甲醇。
到底是酒還是飲料?
如果按照我國的標準的話,5%的酒精度算是酒了。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料》(-2015)里對飲料的規定是:乙醇含量不超過質量分數0.5%。
如果酒精度更高,有另一個標準可以適用:
《飲料酒分類》(GB/T -2008),里面說,飲料酒是指酒精度在0.5%vol以上的酒精飲料,包括各種發酵酒、蒸餾酒以及配制酒。
可能你也注意到了,這兩個標準里面,一個說的是質量分數(就是酒精的重量占整個飲料的百分比),一個說的是酒精度(就是酒精的體積占整個體積的百分比)。
這里解釋一下酒精度這個概念:
· 什么是酒精度 ·
就是純酒精(乙醇)在一瓶飲料或者酒中占的體積比例,一般是用20℃的體積比來算。
寫在包裝上一般的形式是「%vol」或者「%V/V」,這個vol或者V,就是體積的英文單詞的縮寫。
如果是一瓶凈含量,酒精度是7%vol的酒,那么里面含純酒精500×7%=35ml。
我們常說的消毒用的75%的乙醇,這個75%也是體積分數。
但是啤酒還有一個另外的度數:麥芽度,指的是麥芽汁的濃度。
粗略來說:
麥芽度6~8,酒精度約2%~3%
麥芽度10~12,酒精度約3%~4%
麥芽度14~20,酒精度約4%~5%
至于質量占比和體積占比要怎么換算,就比較麻煩了,因為還得考慮加了酒精之后對整個飲料的密度影響什么的,只能用一個「水溶液里酒精體積分數、質量分數、密度對照表」去粗估一下。
乙醇質量分數不超過0.5%,大體相當于酒精度數不超過0.7%,也就是說0.7度(0.7%vol)以下的酒,在我國可以按照飲料來看的。
怎么流行起來的?
簡單來說,就是現在的年輕人更注重健康了,不再想要喝成宿醉那樣傷身體,但有時候又想喝點小酒體驗一下「微醺」的感覺,解解壓什么的。
硬蘇打宣傳的「0脂」、「低糖」、「低熱量」、「低酒精度」、「安全微醺」等等正好迎合了年輕人的喜好和需要。
而且它不像傳統酒那樣需要注重搭配、正兒八經調成雞尾酒才好喝,硬蘇打可以隨便加各種調味劑,有豐富多彩的口味。
包裝也更加時尚,更像飲料而不是酒。
它讓喝點小酒的場景也不再局限了,不用配西餐也不用去酒吧,隨時隨地就能喝起來。
那硬蘇打宣傳的這些好處,是不是真的呢?
低糖低碳水?
如果不加糖,或者只加代糖、甜味劑來調味的話,硬蘇打幾乎可以做到0糖。
如果少加點,確實也能做到低糖。
傳統酒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對很高。
像葡萄酒、白酒、啤酒這些,除了含酒精以外,都含有從原料中保留下來的糖、有機酸、抗氧化物質等等成分,這些成分支持了它們豐富的口味,可以說它們貴就貴在這些除了酒精以外的成分上。
而硬蘇打用的食用酒精基本就是純酒精。
從法規角度和事實角度,硬蘇打可能確實可以宣傳低糖。
0脂肪?
這個沒什么問題,不過這在飲料里面也算不上什么賣點吧,大部分飲料,以及酒,脂肪含量都非常低。
低卡路里?
查了一下市面上的兩款硬蘇打酒飲料的熱量,確實是比同量的葡萄酒、二鍋頭、五糧液等傳統酒要低。
但是呢,由于那些酒酒精度數較高,一次也喝不了多少,所以拿同體積來比可能不太公平。
所以我用下面的方式來給大家對比了一下:
這算不算低熱量,你其實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考慮一下。
「微醺無負擔」?
硬蘇打飲料另一個宣傳點是微醺無負擔,它確實酒精度相對低,容易達到「微醺」的狀態,而不容易達到大醉的狀態。
但有必要說一下,酒精是1級致癌物,對健康最好的方式還是「滴酒不沾」
就算只是「微醺」,也不能說是對健康無損害的?!感∽免椋里嫴艂怼故遣粚Φ模俸纫稽c反而對心血管健康有好處的說法更是沒有科學證據的,絕對不建議以健康為目的去飲酒。
不過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還是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經常喝酒的。
如果實在做不到滴酒不沾,那就考慮一下風險較低的一個限量。對于多數人來說,在一定的酒精攝入量內,其帶來的風險是可以接受的。
以這個角度來給出建議參考量是:
大約喝多少是所謂的「微醺」
大家說的微醺,大概是一種有一點點暈,有點開心健談,但還沒有站不穩、判斷力減退或者惡心嘔吐的狀態。
酒精下肚后,會被吸收到血液里,吸收的情況跟遺傳因素、性別、體重、喝酒速度、喝酒種類、是否空腹等等很多因素有關,喝多少克酒精就微醺,不好一概而論。
但是可以用「血液酒精濃度」這個概念判斷。
這個概念很好理解,跟字面一樣,就是血液里的酒精濃度,具體來說是每分升的血液里面有幾克酒精。
不同血液酒精濃度對應的行為反應以及對身體的損傷是這樣的:
(看不清可以點擊、放大哦)
所以說,血液酒精濃度達到0.03g/dl就差不多到了一個微醺的狀態,0.06g/dl以上就有一點過了。
有一個韋德馬克公式( ),可以根據性別、體重等方面的一些參數粗略估算血液酒精濃度。該公式非常復雜,這里就不具體算了。
按該公式估算:
一位體重60kg的女性,飲下12g左右酒精會達到微醺的狀態;
而一位體重75kg的男性,飲下23g左右酒精會達到微醺狀態。
當然這只是一個粗估值,具體還是因人而異的。
一罐硬蘇打的酒精含量在11-13g左右,一罐就可以讓女性微醺了。
也建議大家要喝酒的話,就「微醺」輒止。
氣泡水+酒精更易醉?
雖然網上一直流傳著碳酸氣泡水兌酒會讓人更容易醉的說法,往往解釋是氣泡水增加了酒精的吸收,但實際上并沒有什么特別靠譜的科學證據支持這一點,人體試驗的結果也呈現出因人而異的結果。
這些人群必須滴酒不沾!
孕婦,兒童,正在吃頭孢的人!
參考資料:
[1]
[2] A of as at 's May 5, 2007, at the from Tech and
[3] C. , S.P. , and of : The on , of and , 14, 7,2007, 398-405,ISSN 1752-928X
你有沒有喝過硬蘇打?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