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薄x自《樂府歌集》的《相和歌辭.相和曲》

江南是最美的,它一直美在心里。打小我就這么想,長大后雖然到過很多地方,但總比不過江南在心里的感覺,那份感覺想起來應(yīng)該就叫做家。

江南是被夢著的。若是到六月蓮花開時去江南,別是一番詩意的光景。誰都會從唐詩宋詞里找到歌里的江南人,只不如親臨江南的六月,看風(fēng)動蓮荷的情韻,必定會醉了那一湖的青荷。若時間多的話,再在若耶溪劃一只蚱蜢舟,入那蘆葦深處,那感受似聽見李清照“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的嘆吟,不免為千古佳人的所處境遇感慨一番。

江南是詩意的。它有詩里的“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的柔情;有“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的勝境;有“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的秀美,有“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fù)蕖钡纳彂蛑睿挥小伴e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和“金谷俊游,銅駝巷陌,新晴細(xì)履平沙”的詩興詞興游興之樂,更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和“煙柳畫橋,風(fēng)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的風(fēng)情之迷人,江南之美,直是沈醉于心而使人不欲醒了。

詩里的江南,最是美不勝收。若有喜歡《竹枝詞》的,到《欽定詞譜》里去,那首卷第一闕就是《竹枝》,說的是“芙蓉并蒂(竹枝)一心連(女兒)○○●●●○△,花侵槅子(竹枝)眼望穿(女兒)○○●●●○△”。你若想了解詩里的江南,不妨拿了和詞“采蓮居,淥水好沾衣”來,自己也和上一首,不外是為了表明愛江南的心,或是與作者一較高低的心思,又得了江南采蓮的那份情趣。作者在這里有意和上幾首,諸如:“采蓮人,嘻戲既含蘋”、“采蓮歌,蕩蕩泛清波”、“采蓮聲,鼓瑟莫相聞”、“采蓮腔,驚起數(shù)(最喜做)鴛鴦”之類。

曾寫過幾首《竹枝》詞,自覺并不乏詞的旖旎,給大家拿來一讀,讀后不妨一笑了之,大家定有似琴瑟并鼓之感,也是不怕人見笑之故。私想,若能起社吟蓮,也是不負(fù)了做江南人一場。

其一、郎騎竹馬(竹枝)共春宵(女兒),繞床弄梅(竹枝)對月影(女兒)。

其二、三月櫻花(竹枝)六月雪(女兒),散盡紅顏(竹枝)始知霜(女兒)。

其三、山前春溪(竹枝)竹上月(女兒),照梅舊影(竹枝)情花骨(女兒)。

未曾想前兩首寫出后并未合韻,又不想順手改了,本來寫詩就是游戲,也不管了什么韻不韻的,拿了來就寫,不合韻就叫作自度曲,并不怕人笑的。那第一首的自古以來人都知道,說的是兩小無猜的孩提時代,無論如何,寫起來滿帶留戀,硬不想按詞譜格式寫出來,怕一不小心輕易的壞了那份純真??蓪懽远惹菚腥酥肛?zé)的,因懶惰之故不想按譜來才會那么做。寫出來后覺得天衣無縫也似,好歹留了三五年,其實(shí)是沒有去認(rèn)真做,若是遭人指責(zé)也沒什么好辯解的。那第二首更是按著心情來寫,一點(diǎn)也不想合著韻寫。這么做竟真惹來了不少老夫子的責(zé)罵,成體統(tǒng)也罷不成體統(tǒng)也罷,想想詩是給自己看的,文章才是做給人看的,就這么的吧也就湊合著過去了。

這整篇幅原是想好好寫一寫江南魚戲的,幾千年了,這魚戲從未少過人看,采蓮的典故也從古到今一直流傳不綴。“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晉.王維),“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采蓮們女從水里拋過來新摘的蓮蓬,岸上的姑娘伸手接了裝進(jìn)竹筐。有時會捉到一條魚,你會聽見她們開心的笑聲。框滿了,姑娘們一起抬著它上了岸,她們一邊歇下腳,一邊唱起動人的采蓮腔,唱啊唱,采蓮的歌傳到了白云上......說來詩寫的都是江南蓮花生長季節(jié)的景致,以及這時節(jié)百姓忙碌采蓮的習(xí)俗,如此除了菱歌藕花的剪紙繡品,就是采蓮腔了。

其實(shí)自漢以來從未少過寫采蓮的詩,雖時過千年,一談及江南,這江南的魚戲斷是不可少的。江南的魚戲,其實(shí)也是江南人的愛情。那些吳儂軟語、剪紙繡花、荷包、絲網(wǎng)(端午時,用絲線編成的裝咸鴨蛋的彩色的網(wǎng))、米糕、粽子、社戲,都是江南人的愛,采蓮只是其一。當(dāng)你端坐于湖心亭,手里捧一碗純正粘稠的藕粉,邊吃邊聽著錄音機(jī)里播放的越劇,觀賞著湖上采蓮女的表演,萬緣俱歇,世間煩惱似都已拋卻,那一番享受何止是在人間呢!

更有一位采蓮女,上來遞給你一杯碧螺春茶,坐在你對面與你言笑,或有才情者,拿了一首自己寫的詩,與你糾纏著要你的和詩,你一讀之下,不禁詩情上涌,揮筆就寫下一首寫江南的詩詞來:

深夏垂蔭。綠紅相抱林風(fēng)甚。竹欄橋?qū)?。云翠鴛鴦錦。

茵夢如漣。飛上船舟枕。吹薄諗。懨情如荏。思作霓裳衽?!饵c(diǎn)絳唇》

“江南可采蓮”,聽?wèi)虻目磻虻目凸伲瑒e忘了蓮舟上的蓮女,別忘了那一舟的蓮蓬,明年蓮熟的季節(jié),再到江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