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人喝自制酒致腎衰竭 你家自制的果酒藥酒安全嗎?
8人喝自制楊桃酒導致腎衰竭,引發社會關注
你家自制的果酒藥酒安全嗎?
南寧一些農貿市場有自泡酒出售。記者葉禎攝
還有兩天就是2020年元旦了,春節的腳步也越來越近。過年親朋好友共聚一堂,喝上幾杯小酒很正常。不過,如果喝酒不當或是喝了自制不對的酒,你就得悠著點了。日前,廣東清遠有8人在聚餐后同時發生腎衰竭,就是因為喝了自制的楊桃酒。
突發事件 8人喝了自制楊桃酒發生腎衰竭
今年50歲的黃先生來自廣東清遠,目前正在醫院血液透析室進行透析,幸好狀況已經逐漸好轉。
半個月前,黃先生等8人去某農莊喝酒。席間,有個朋友說自制楊桃酒很好喝,于是每人都嘗了一些,覺得味道不錯。黃先生喝了8兩左右,有人喝了1斤多。第二天,黃先生與其他3個朋友都出現身體不舒服的癥狀。
剛開始,他們還以為是感冒。后來,他們看到有媒體報道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在近段時間收治了兩名因喝了楊桃酒導致急性腎衰竭的病人。看到新聞報道的情況與自己類似,黃先生和朋友們立刻去醫院檢查。檢查發現,黃先生肌酐指數達到400多,而正常男性的肌酐指數不能超過133。幸好救治及時,目前黃先生的情況已經穩定,其他幾個朋友也在當地醫院接受了治療。
主治醫生介紹,楊桃富含有害物質草酸,長時間浸泡在酒中,會增加草酸鹽的沉積,過多的草酸容易在腎小管內沉積,從而導致急性腎小管損害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
記者調查 不少南寧人喜歡自制果酒藥酒
那么,南寧市場有自制果酒和藥酒銷售嗎?記者在秀廂大道的兩家農貿市場走訪時發現,有店家用各種大瓦缸裝著不同度數的米酒和各種果酒銷售,但現場沒有看到生產和經營的相關證件。一家農貿市場賣酒的老板稱,他們的酒都是正規生產的,酸梅酒用35度的米酒泡制,紅棗杞子酒用50度的米酒泡制,不會有質量問題。
兩廣人都喜歡自制果酒和藥酒,每到不同水果成熟季節,都能看到或聽到有市民購買水果來泡酒。居住在江南區的石女士從年輕到退休,都是一個能喝酒的人,平時也會自制一些果酒、藥酒。
“水果酒一般泡桑葚、牛甘果、長壽果、楊梅、梅子、葡萄,動物酒一般泡蛤蚧、蛇。”石女士說,她一般都是把水果買回來后清洗兩遍,晾干后放入酒浸泡一定的時間。在泡動物酒時,蛤蚧的內臟先去掉,再晾干。蛇酒要先去掉毒牙再泡,“果酒就用35度左右的米酒來泡,動物酒就要用50度以上的高度酒了。果酒一般泡三五個月可以喝了,蛤蚧酒泡了三年才喝”。
石女士說,她的一幫“酒友”也都在家自制各種果酒、藥酒,放藥材時一般都是憑經驗來放。因為泡的時間夠長,也不會喝過頭,所以沒有出現過異常。
居住在北湖路的梁女士也喜歡自制桑葚酒,每年都會買幾十斤桑葚用來泡酒。“女人一般都會血氣不足,聽說桑葚酒可以補血,所以就跟友女學著泡酒,感覺還蠻好喝的。”梁女士說,桑葚酒一般是泡了三個月以后她才開封,每天晚上喝一小杯,自我感覺還好。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喜歡自制果酒、藥酒的市民有男有女,年齡段從30歲到80歲均有,他們泡酒的經驗除了來自父母就是來自鄰居、親朋好友的。據受訪者所說,喝自制酒目前沒有出現過什么異常。
部門行動 廣西加強防控避免誤飲自制藥酒中毒
2019年11月,廣西印發《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針對近年來廣西時有發生因誤食誤飲有毒動植物、自泡藥酒引發食品安全事件的情況,專門提出了相應的防控要求。
在提高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風險能力方面,要求排查治理重大風險。加強學校(含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建筑工地、旅游景區、民航、
鐵路等集中用餐單位食品安全管理,加大重大活動、重大節假日等重點時段食品安全風險防范化解力度。嚴防嚴控誤食誤飲有毒動植物和自泡藥酒。構建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隱患排查治理機制。
同時要強化普法和科普宣傳,持續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和食品安全進農村、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等宣傳活動,提升公眾食品安全素養,改變不潔飲食習俗,避免有毒動植物、自制藥酒誤采誤食,防止發生食源性疾病。
醫生提醒
自制果酒要選對水果
南寧市中醫醫院新華院區副院長、內科主任羅莎認為,個別市民喝了自泡酒后出現健康問題,主要是泡制過程中有些環節沒做好。比如,用了假酒,或一些水果藥物沒選對,導致中毒。“楊桃這種水果不是非常合適泡酒,不是什么都能泡酒的。”
羅莎提醒,在選擇泡酒的水果時要先篩選過。拿楊桃來泡酒的情況不多,盡量選擇葡萄、蘋果、梅子等相對安全,沒有出現那么多成分的。一些人喜歡泡的牛甘果和梅子是同一科屬的,相對安全。“建議選擇果的品種要對,不要選偏門的。注意壓榨機的消毒、清潔,罐子的密封問題。”
南寧中醫醫院制劑室副主任曹富寧認為,其實很多水果適合泡酒,但不適合自己去泡。因為水果泡酒需要一個發酵的過程,但是一般的家庭無法監控其發酵程度。只有規范化的生產可以監控水果酒的溫度、發酵的狀況,各方面都要監控好,才可以祛除一些有害的成分,比如甲醛、雜醇,降低對人體的傷害。
曹富寧建議,喜歡泡果酒的市民一定要買新鮮的水果,爛的、熟得太過的和還沒到成熟度的不能要。不新鮮的水果在泡酒的發酵過程中,容易滋生一些霉菌。此外,水果清洗要徹底,泡酒要用非金屬的器皿,如玻璃瓶、玻璃罐。
泡藥酒要有專業指導
“像一些蛇酒,蛇的毒牙沒有處理好,肯定不行。另外,像蟾蜍等也是有毒性的。”羅莎說,曾經有人喝了自己泡的蛇酒后被送醫沒搶救過來,可能是沒有處理好毒蛇的毒牙,加上配了有毒的馬錢子、烏頭,不管泡多少年還是有毒。“建議自制藥酒還是慎重一些,不用做得太多,泡的時間要長一些。”
對于喜歡泡藥酒的市民,曹富寧提醒,藥酒對藥材的比例、酒的劑量有一定要求,不是說想泡多少泡多少。沒有專業知識和好的方子,往往達不到治療效果,甚至還可能會起反作用。建議在專業的中醫醫生指導下泡酒,對于一些土方建議不要亂嘗試。
美酒再好也不要貪杯
曹富寧提醒,果酒是低酒精濃度的酒,釀好的酒在8~25℃的環境存放,如果沒開封,可能還可以存放三年左右;開封以后,建議盡快飲用完。喝的時候,將果酒過濾出來,放在冰箱冷藏,延長酒的保質期。“不管是藥酒、果酒,大家都不要空腹喝酒,不建議一下喝太多,美酒再好也不要貪杯。”
羅莎表示,不要過于迷信酒的作用,長期喝酒可能會出現酒精性肝病。(記者葉禎 實習生陳琳 呂書旺)
●2019年3月38歲的丘姓男子在桂林市與朋友聚餐時,喝了三兩自家泡制的藥酒,當場出現全身發麻、胸悶、心悸、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經送醫診斷為烏頭堿中毒。
●2019年9月底柳州市柳江區一位韋姓男子喝了一杯自己泡的藥酒,沒多久就開始出現意識不清、心律失常等癥狀,還伴有頭暈眼花。家人立即將其送醫,經醫生診斷為急性中毒。
●2018年1月18日晚桂林恭城栗木鎮大營村袁某某的母親過生日,在家擺了三桌宴席招呼親朋好友。其中丁某某一桌拿了主家外敷用的藥酒飲用,并與另外4人同飲,導致中毒。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