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輩人公認的5大“口糧酒”,紅星排第2,第一是大家心中的白月光
現代白酒發展至今,已有了百余年的歷史。
期間曾涌現出多個白酒品牌與種類,使得白酒行業百花齊放。但它們在酒質上,卻顯得參差不齊。
有的看似外表光鮮,實則口感差得一塌糊涂;有的看似平庸,卻又能令人回味無窮。
在這魚龍混雜的情況下,人們卻始終對一類酒贊賞有加,那便是純釀的口糧酒,它們不但酒質好,性價比還高。
而今天要講的這5款酒,更是被老一輩所公認的5大“口糧酒”,它們不但酒質更為優越,還有著自身獨特的特點。
第五名:玉蟬大曲
產于四川瀘州的它,在名氣上雖不及自己的鄰居瀘州老窖,酒質上卻能做到分庭抗禮。
其主要依仗便是那398口百年老窖,其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有益微生物,對其口感和營養價值都有著很大裨益。
作為典型的單梁濃香酒,它使用高粱作為主要的釀酒原料,結合百年的人工老窖,使得成酒外觀清澈透亮,開蓋糧香濃郁。
52度雖不算太高,但入口后卻有著相當的沖擊力。
80年代的它,曾榮獲多次獎項,名氣大酒質又好,因而受到那個年代許多人的追捧。
盡管后續因五糧液等多糧濃香酒搶占市場,使得它開始走下坡路。但那上佳的口感和酒質依然是許多老一輩人的心頭好。
第四名:賒店元青花 洞藏10
盛行于河南的它,正是憑借著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泥窖窖池發酵法,保障了自身的優良酒質。
優質的糧食搭配上天賜的甘泉,再在那從明清時期流傳至今的“精釀小窖池”進行長期發酵,使得酒體厚重香氣芬芳。
那綿密偏甜的口味和入口后熱氣升騰毛孔張開的舒適感,受到了許多老一輩人的喜愛。
他們不但愛居家獨飲,還經常在參加宴席時叫上一瓶,和自己的好友們暢快共飲。
第三名:木臺厚道酒
產于貴州茅臺鎮的它,建廠早于茅臺鎮的大多酒品。那時的它雖只是散裝酒的形式,但已經憑借著優越的酒質吸引了許多人的喜愛。
而它之所以有這么好的酒質,是因為有著著名的茅臺八仙之一馮小寧進行勾調。
馮老曾跟隨茅臺老廠長李興發學藝30余年,有著豐富且精湛的醬酒釀制和勾調技藝。
沾馮老的光,它得以取用和茅臺酒一樣的原料和工藝。
先是使用優質的紅纓子糯高粱,借助其皮厚耐烤的特性減少營養損耗,且利用其中所含的豐富單寧使得成酒蘊含更多的香味物質和營養物質。
隨后使用傳統的釀制工藝,將完整高粱顆粒和碾碎的小麥合二為一,既保障了口感的醇厚,也為酒中增添了更多的有益微生物。
馮老在最后的勾調上自然也是不遺余力,她使用優質陳釀勾調,在保證了酒水的每一口都具有濃郁口感的同時,還為其增添了一份迷人的茅香。
盡管它因為缺乏宣傳被困于貴州,但喝過它的老一輩人都知道,它始終如一的酒質和初心。
很多老酒友都是從它做散酒開始就一直喜歡,跟隨到如今的。說起它的時候,十個有八個人都會豎起大拇指,當地很多宴會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第二名:紅星二鍋頭
作為老北京的傳統名酒,它憑借著實惠的價格加上純糧的品質,受到了許多老百姓的喜愛。最巔峰時,家家戶戶都會囤。
它使用優質的紅高粱和小麥,配合著混蒸混燒、老五甑工藝,最后還經過了長期的窖藏。
讓成酒在杯中清澈透亮,入口后醇和甘冽,酒后還殘留著淡淡的余香。
早在70余年前,它就已經憑借著人們耳熟能詳的宣傳詞以及質優價廉的特點,在許多老一輩人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雖然存在著些許辛辣感,但反而更適合老一輩的重口味,因而有不少老酒友沉浸其中,哪怕是出門也要隨身帶一瓶喝。
第一名:黃蓋玻汾
說到知名度和性價比,它一定能在口糧酒中名列前茅。
包裝上雖是簡陋而不起眼的光瓶,但它那優越的酒質和口感卻讓人著迷。
它作為“清香鼻祖”汾老大在光瓶酒市場上的主打品,始終堅持走性價比路線,并以此收獲了大批的名氣和市場。
它使用精心挑選的高粱等谷物,結合“清蒸二次清”釀制工藝,使得酒水外觀晶瑩剔透,香味清淡悠遠,入口清甜綿長。
因為酒質不俗,性價比高,老一輩的酒友難以抵擋它的魅力;最重要的是因它柔和不刺激的口感,使得很多酒友經常錯估酒量,不知不覺就喝多了,被戲稱“奪命53”。
但隨著年齡增長,很多老酒友無法像年輕時一樣輕松暢飲,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卻不能也不敢喝。
久而久之,就成了心里的 “白月光”。
相比于那些德不配位的高價白酒來說,還是口糧酒顯得更為親民良心。如今各行各業都在鼓吹“高價貨”,卻忘了這些極具性價比的口糧酒,大家還知道哪些和它們一樣的酒呢?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