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白酒的8大謠言,你信了哪一個?
近年來,醬香型白酒可謂是風頭正勁,從茅臺到郎酒,從習酒到國臺.....還有沉寂多年的3-4線酒廠,五花八門的開發貼牌酒、以及數萬家新注冊的品牌.........
醬香白酒市場從來沒有如此的熱鬧非凡、魚龍混雜。但是,隨著市場熱度上升,各種“謠言”也隨之而來。
有的是道聽途說、以訛傳訛,有的則是商家為了推銷產品,故意制造的"專業說法"。
今天,酒徒就來盤點一下這8個流傳甚廣的謠言。
(一)
"不是茅臺鎮的醬酒,品質都要差一個檔次,最好的醬酒只能出自茅臺鎮",這話聽起來就不靠譜。如果不是茅臺酒產自這里,茅臺鎮能有多大名氣?
茅臺鎮確實有其獨特的地理優勢:特殊的氣候條件、優質的水源、豐富的微生物群,但這不代表其他地方就釀不出好醬酒。就像貴州習酒、珍酒、四川郎酒,雖然不在茅臺鎮,但憑借嚴格的工藝和優質的原料,同樣能釀造出優質的醬香白酒。
(二)
醬香酒喝醉后容易醒酒
"喝醬香酒不容易斷片,醉了也容易醒",這種說法純屬個人感受,或者說幸存者偏差。
醉酒后的清醒速度主要取決于人體對酒精的代謝能力,與酒的香型關系不大。有些人喝什么酒都容易醒,有些人喝什么酒都容易醉,也有人喝某種特定的酒很舒服,這完全是個人體質問題。
我就見過有朋友,平時喝半斤,醬香只能喝3兩,即使茅臺喝了也難受,但他喝清香酒很舒服,喝得多,醒的快,還不頭疼不口干,醒來有神清氣爽的感覺。
(三)
坤沙就是最好的醬酒
"不是坤沙工藝的醬酒都不是好酒",這種說法太過絕對。
坤沙工藝確實是一種優質的釀造工藝,但并非唯一。就像茅臺、習酒、郎酒等,雖然是坤沙工藝,但從來不提這一點,而他們這些酒廠的一些低端價位,很多都是碎沙酒,也是公認優質醬酒。
酒徒曾經在茅臺鎮品嘗過一些小酒廠的20年坤沙酒,雜邪味很重,并不好喝。好酒的關鍵在于原料品質、工藝把控和陳儲年份,而不是簡單地看是不是坤沙。
(四)
醬香型是最高級的白酒
這種說法顯然是以偏概全。
白酒香型各有特色,濃香型、清香型、鳳香型等都有各自的支持者。比如五糧液的濃香、汾酒的清香,還有那些兼香、馥郁香、藥(董)香、米香.......都有其獨特的魅力。選擇什么香型,更多是個人喜好、地域特色的問題。
(五)
茅臺飛天成本不超100元
這個謠言簡直是對制酒工藝的不尊重,也是對商品的價格構成完全不了解。只算糧食成本,簡直就是耍流氓。
茅臺酒需要優質高粱、小麥、水源,還要經過復雜的釀造工序,最后還要長期貯存。光是這些原料和工藝成本就遠超100元,更不要說品牌價值了。根據茅臺每年的年報可以分析出,茅臺飛天的直接生產成本就在300元以上。
而茅臺酒廠是上市的國企,每一個環節都要按規定繳稅,而白酒的稅是特別高的(參照汽油、香煙),加上稅后的價格,6-700是正常的,再加上合理利潤,自行計算吧。
(六)
醬酒百人百味
"同一瓶醬酒,每個人喝出來的味道都不一樣",這種說法有點玄乎。
雖然每個人的味覺確實有差異,但優質醬酒都有其穩定的風味特征。就像茅臺的醬香、郎酒的甜潤,這些特征是大多數人都能感受到的。一位品酒師說:"好醬酒的風格是穩定的,雖然有個人差異,不會因人而異到天差地別的程度。"
這種說法,更多的是為了掩蓋劣質酒的口感問題。
(七)
醬香酒造不了假
我都聽過很多酒友說過這些話:醬香酒都是純糧酒,醬香酒最難作假了。這種說法太天真了。
隨著大家了解的知識越來越多,大家都知道最方便的就是“串酒”,拿食用酒精,在醬香酒糟里過一遍,再蒸餾一下,就帶上了醬香味道。
現在的造假技術非常先進,用食用酒精加香精完全可以仿制出類似醬香的味道。雖然內行人一喝就知道是假的,但普通消費者很難分辨。
(八)
醬香酒越存越值錢
"買醬酒存著,以后肯定能升值",這話只對了一半。
優質醬酒確實有收藏價值,但不是所有醬酒都能升值,也不是存得越久越好。一般的醬酒,存再久,其口感也不會提高太多,所謂“10年王子賽飛天”完全是扯淡。而且,醬酒,5-10年是最佳飲用期,超過這個時間,酒的陳味會上升,而一些鮮香味、飽滿度會下降,放得太久的老酒,最好用新酒勾兌了才好喝。
所謂存酒值錢,更多指的是2020年之前的那些名酒廠的嫡系產品,酒要很有名,還要很稀缺才有存的價值。最近10年的茅臺酒,看看回收價和新品沒貴多少。再加上白酒這兩年價格下跌,存酒說不定還要賠錢。
看完這些關于醬香酒的“謠言”,有沒有開眼界的感覺?選擇白酒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不要盲目跟風,也不要被謠言誤導。
畢竟,再好的酒,不適合自己的就不是好酒。
最后提醒大家,買酒一定要選擇正規渠道,不要貪圖便宜買到假酒。白酒文化博大精深,但也不要把它神秘化,平常心對待才是正確的態度。
END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